新板特區、新板房市、板橋區、
三大心法!新婚購屋就上手、
新板特區最優質房產經理人林仲春為您服務~
Yahoo!奇摩房地產 – 2013年8月28日 下午12:12
(文/胡嘉玲)為了討個百年好合的好兆頭,各地紛紛掀起結婚潮,許多情侶都選擇在建國百年之際,步上紅毯的另一端,和未來的伴侶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家,因此從去年九月起,新婚首購族看房買屋的腳步就沒停過。
買屋求安穩 繳房租不如繳房貸
信義房屋土城海山店店長李熒芝表示,這一年多來,新婚首購族的比例有明顯增多信義房屋土城海山店店長李熒芝指出,近一年來,每十組客戶當中,平均就有六組客戶為了結婚準備購屋,特別是新婚夫妻,如果打算擺脫賴家王老五的生活,想要在上班便利的市中心租屋,每個月要付出的房租費用,已經足以拿去繳房貸與利息,因此新婚夫妻多半在結婚前後,就會開始緊鑼密鼓地尋屋。今年十月就要成婚的李小姐,和未來的老公交往三、四年以來都住在一起,他們在熱鬧的師大商圈租屋,23坪的公寓,每個月就要繳近3萬的房租。因此,當兩人有了結婚的念頭時,也達成了買一個屬於自己的家的共識。李小姐坦言,「結婚之後更需要安定,但如果住在租的地方,沒有辦法滿足我們所要追求的歸屬感。」
對於許多人來說,房子可說是一生中最昂貴的資產,面對第一次買房,新婚首購族難免迷惘,到底要怎麼找到心目中的好宅?其實只要掌握「想清楚、看清楚、算清楚」三大心法,首購族也能第一次買房就到位。
心法一:想清楚 全方位評估買屋需求

另外,新婚夫妻在找房子時,往往會較執著於捷運站旁的房子,不過只要願意多走十分鐘,就能用同樣預算找到空間更大的房子。一般新婚夫妻偏好的電梯大樓、社區型建案,由於公設比較高,未來要付的管理費用也較多,黃淑苓認為在手頭還沒有太寬裕的時候,新婚夫妻不妨考慮公寓物件,免得預算都被公設吃掉了。
心法二:看清楚 用放大鏡從外審到內

心法三:算清楚 每一分錢都要精算
若要在結婚的同時就買房,對沒有富爸爸贊助的新人來說,往往必須同時面對結婚基金及購屋自備款的雙重壓力。黃淑苓補充,購屋時的規費也是必須先計算的成本,「除了自備款之外,買房子時還要負擔包含契稅地政規費印花稅謄本費及代書費等費用。」黃淑苓建議新人購屋前,要先衡量自己的財務狀況,並檢視夫妻倆的還款能力,每月支付的房貸,最好不要超過家庭可支配月所得的三分之一,避免未來若升息會面臨到負擔益加沉重的痛苦。
張先生今年一月結婚,以往和父母同住時,薪水都是屬於自己的,結婚之後,薪水則要拿來負擔房貸及家裡水電費、瓦斯費、網路費、第四台費、管理費等零零碎碎的開銷,張先生忍不住哀號,原來養一個家的開銷這麼大。成家的確不易,對於剛轉換身分的新婚夫妻,常會造成很大的壓力,因此除了要做好心理調適外,更重要的是每一分錢都要花在刀口上。特別是房屋貸款的繳款期間長達20年,利率差半碼就差很大,新婚夫婦更要錙銖必較。像張先生在台灣千大企業上班,張太太在公立高中任教,兩人都能拿到銀行提供的優惠利率,比較各銀行提供的優惠專案及政府的優惠措施後,由於張太太獲得的貸款成數及利率都較優,因此便由張太太出面申請貸款。
夫妻明算帳 登記怎麼算
就算是恩愛的夫妻,難免還是會為財產的問題起爭執,所以房屋所有人登記一定得好好思考即使現在愛得濃烈,許多夫妻也不敢保證真的能與另一半攜手到老,因此到底房子該登記在誰名下,在婚前就必須先討論清楚。張先生與張太太購屋的頭期款是爸媽贊助的,張先生的爸媽還特別交代,房子一定要登記在他名下,不過由於是由張太太出面貸款,他們的房子最後還是登記在張太太名下。張先生解釋,「若是採共同登記,會讓我們喪失未來一生一次的土地增值稅10%優惠稅率,以後換屋會不划算。」
另外,張先生也笑說,太太相當擅於理財,由於他們結婚時,沒有到法院登記為「分別財產制」,未來假設真的不幸離婚,他亦可提出「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」,也就是說當兩人都沒有負債時,若太太名下擁有200萬現金及800萬的房子,相當於1千萬的資產,而他名下僅擁有100萬現金時,財產較少的他,就能要求太太支付兩人資產差額的一半,總計450萬元給他。而若對房子登記在另一半名下有疑慮,可以先用一人名義登記,並將雙方權益及保障「白紙黑字」明定於書面契約中,未來感情若有生變,都可作為財產分配的依據。
趁著結婚潮想要幸福成家的新人很多,但搞定房事才能為人生另一階段帶來好的開始,還沒有找到新家的新婚夫婦,要加緊腳步了。
買賣&租賃團隊竭誠為您服務~